创新驱动看新区:变革内部机制孕育创新点
语音播报:
发改局从关门写报告到开门做实事
编者按:政府活力寓于管理和服务,而管理与服务的活力则在于创新。长期以来特别是融合发展以来,开发区在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强产业园区管理和服务企业发展、服务社区群众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本期开始,本报将深入采访报道,将相关经验总结呈现给读者。
上千次协调率先在北京点亮屋顶太阳,左右联动为区内企业建立上市直通车培育机制,深入调研启动企业服务热线 开发区发改局这个全区发展的重要参谋部,一改闷头写报告的作风,在内部强化创新意识,提升做实事的助手能力,力求工作成效看得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由被动变主动,从幕后到靠前。开发区发改局局长李旭日前接受采访时坦承,政府管理创新服务要从变革内部机制入手,创新服务需羊癫疯能治好吗要机制跟得上,只有形成服务的土壤才能培育出创新的成果,为此,他们实施了人员AB角确保工作有人负责不间断,试点灵活用人机制,建立上下左右协调机制,用管理创新确保了服务创新。
局长访谈
内求变外求新 五个创新当好参谋助手
记者专访开发区发改局局长李旭
在科学谋划上抓大事,在固定资产重大项目上求突破,在搭建投融资平台上做探索,在能源管理上下工夫,在强化服务上重实效。开发区发改局凭借着高起点、重大、超前、创新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北京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建设的战略决策,在只有12个人的情况下唱响了助力开发区发展的大戏。
这个背后的动力是什么?局长李旭微笑应答:创新,实实在在地为了发展大局这个目的内求变外求新,为了在服务上创新,他们不仅在内部实现了新的管理模式,还建立了新的协调机制。
创新感悟:创新是必须的,对于发改部门来说,不创新就是死路一条;创新是服务于目的,不是为了标新立异,为了创新而创新那是折腾。
■创新理念 产业结构调整接地气
一体化、高端化、国际化,这是新区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
仅有9个字,在李旭看来,那是一本书,而且是一部辞海。
为什么这么说,作为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十二五规划编制单位之一,发改局用了两年的时间调研座谈,力求在跟科学发展观相吻合的基础上,做到符合实际,也就是接地气。
接地气,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李旭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开发区着力打造的产业,按照国家制定分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有7大类,其中航空航天产业并不包含其中,但开发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文化创意和航空航天产业都纳入了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果与北京市确立的新兴产业方向不谋而合。李旭感慨地说,这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在大的方针下要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实际要求,想得远,看得高,这才能真正担得起参谋助手的重任。
■创新工作 三分链条强化固资投资
制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是发改局的重点工作之一,以前他们都是按照各个部门的要求来列计划,如今,发改局引进了新的评估环节,并将整个链条一分为三,事前评估、事中评估、事后总结,并通过内部流程优化,保证了标准提高、效率不癫痫病的起因减。
事前评估是我们现在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将以前事后监管直接提前到了事前审核,在规划层面上把关,项目提出来,必须察看是否符合开发区规划目标,对存疑项目还要请项目专家评估。李旭告诉记者,这个评估不是研究型报告,而是包括环保、节能、投资收益等全面的一个评估体系,并通过和相关委办局协调,有意识地控制太过超前的计划,预防投资收益见效慢的情况发生,加强了市场主体环节的调控,使得固定资产与发展大局更吻合。 为此,发改局还将总公司的项目投资也纳入了评估体系,保证了开发区整体项目的协调性。
■创新机制 上下左右搭建金融平台
金融服务管理也是发改局独特创新的一个重要载体。
我们的金融服务很清晰,定位在产业金融上。李旭说,金融是服务业的高端业态,作为一个产业发展区,把金融机构全部引进来显然是不现实的,在这一点上,发改局进行了创新探索从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突破,让金融服务聚集新区,而不是让金融机构聚集新区。
在这样思路的指导下,发改局和上级金融部门、金融机构及企业充分沟通,形成了多个战略合作关系,搭建起了企业上市直通车培育平台,发行了集合票据、中期票据等产品。
据悉,下一步,发改局将创新机制,打包集合票据,改变以前集合票据只有中小企业组合的模式,改成国有+中小企业,从筹募资金里调整出一部分服务于区域发展。
■创新方式 节能减排约束变成激励
过去,资源能源总是以配角的形式出现,但是随着能源问题的突出,资源能源逐步变成了主角,在新区十二五规划中,就突出了绿色保障这一理念。
开发区单位耗能在全市乃至全国开发区来说,都是名列前茅。李旭说,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有约束机制,更重要的是我们注重引导,变约束为激励,让企业感觉到节能降耗不仅可降低成本,还能赢得荣誉,引导企业自发提升节能减排意识。
水是最重要的资源,开发区发改局专门制订了《水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对雨水、污水、自来水、地表水、再生水等五水实行联调综合利用,实现水资源的集约循环利用。开发区要求入区企业和居住小区在建设前必须专门对节水做出相应规划,从审批环节就把住了节水关。不仅雨水在开发区是滴滴利用的宝贝,而且开发区将再生水向工业用水延伸。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在产值增长两倍的基础上,实现工业用新鲜水零增长。因为有基础,李旭信心十足。
■创新模式 大小兼顾企业服务主动出击
对企业服务模式上,发改局提出了主动服务、靠前服务。
谈到主动服务机制,李旭说,以前对于企业服务,基本是应需服务,就是企业提出需求,被动等待企业上门找,现在我们是按需服务,设立专人定期沟通。
这一点,悦康药业深有体会,在调研过程中,悦康提出了现在医药采购制度上对民营企业的一些不利走向,发改局立即了解详细情况,并组织了专家听取意见,形成文字向上级部门提出建议。
其实,不管有没有结果,但我们真正感受了政府部门与我们心往一处想。悦康董事长于伟仕感慨地说。
在扶持政策出台上,发改局大小兼顾注重全过程、分阶段、分节点的扶持,不是盲目扶持。李旭表示。
创新故事
碰出来的 全市首个屋顶太阳
前两天天儿特别好, 发电量基本满足了厂区生活用电需求。 10月25日,在京运通兆瓦级癫痫大发作的护理屋顶光伏电站,看着太阳底下渐渐发蓝的太阳能电池板,公司相关负责人开心地告诉记者:发电站真正变成了金太阳, 一个月内为工厂提供了65000度电,省下电费520小孩癫痫的饮食00元。
原来,太阳能光伏发电由于可以节能降耗,同时不会污染环境,被称之为金太阳工程,是能源合同管理示范应用的一个新尝试, 开发区发改局在充分了解国家、北京市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相关政策后,果断地在开发区能源管理方面推广光伏发电,并经过努力,成为国家首批批准设立的光伏发电示范区,也是北京市惟一一个示范点,2年内建成20兆瓦屋顶发电项目。
谁料到,这个项目的开展由于成本大、并网难,推行并不顺畅,发改局为此一遍遍地开会研究对策,联动其他部门一起出主意想办法,一遍遍地为企业核算成本,出台鼓励措施,引导企业自发建设太阳能发电装置。
建成了,不能并网发电又成了最大难题。实际上,包括京运通在内,开发区已经建成的光伏电站项目共有3个。在此之前,光伏发电应用领域,尚未出台明确的并网政策,部分已建成项目无法投入运营。
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困难,开发区发改局工作人员一次次去企业及市、区电力公司协调,找专家出主意,碰头会开了足有上千次,最后还真碰出了想法。发改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提出了先在用户端低压并网,企业自发自用的方式。最终,在市发改委的支持下,开发区在北京市率先实现了光伏发电项目商业化运营。
可是,开发区发改局的脚步仍然没有停下,年底前,约6.5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和示范楼宇光伏幕墙将建设完成,他们仍必须为企业寻找最好的发电方式。 (本报记者张金萍)